汉调唱段

汉调二黄是陕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传于陕西的安康、汉中、商洛、西安及四川、甘肃、湖北的部分地区。它源自汉水流域的山歌、民歌、小调,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,并吸收昆曲、吹腔、高拨子等曲调,糅合当地方言,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,原来用双笛伴奏,笛以竹作“簧”,故称“二簧”。为与“京二簧”区别,又称“土二簧”。此后,全国各地出现的声腔剧种,包括清末形成的京剧声腔与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。在历史上,汉调二簧曾形成安康、汉中、商洛、关中四大流派,班社众多,名角层出不穷。 汉调二簧角色共分末、净、生、旦、丑、外、小、贴、夫、杂十个行当,表演讲究细腻精到,唱腔真假嗓并用,悠扬婉转。生、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,旦用假声演唱,净则使用虎音。其唱腔以西皮、二簧为主。板式有上、下调之分,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枪、凄凉、愤慨的情绪;下调多表现舒畅、明快、豪放的情绪。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、二胡、月琴、三弦、阮、喷呐、笛子、喇叭等乐器;舞场则使用牙板、梆子、暴鼓、尖鼓、锣、饶钱等。汉调二簧脸谱样式众多。其剧目多取材于《东周列国志》《三国演义》《封神演义》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,代表性剧目有《胡筛十八拍》《清风亭》《二度梅》《打龙鹏》《梁红玉》等。

唱段欣赏

序号 唱段名称 作者 时长 欣赏

共16条记录

    安康汉调二黄多媒体资源库 版权所有@安康市图书馆

    技术支持:西安鼎浩科技有限公司

    访问人次 : 114675